酒店行业必将顺应三个方面的大趋势:第一是更多科技手段的运用;第二是着力于文化底蕴的创新式传承;第三是环保理念的持续覆盖。
中国酒店行业经过传统楼堂馆所阶段到现代规范标准阶段,目前正转向更具个性细分的阶段,如何应对客户在文明的进步中对更高品质、效率和体验的需求?许多酒店尤其是新规划的酒店很困惑; 向左走过于传统,下一步就是发展和绩效的天花板;向右走又有太多昙花一现式的“新型”酒店教训。什么才是酒店发展的正向能量?社会的进步和变化究竟会给酒店带来什么变化?酒店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酒店继续的发展仍然只是传统的硬件和软件的提升吗?仍然只是吃饭睡觉的旅业场所吗?相信专注和关注中国酒店发展的业内人士都在思考。
本文仅从引领发展趋势的理念出发做些思考和建议。笔者认为从宏观的角度而言,酒店行业必将顺应三个方面的大趋势:第一是更多科技手段的运用;第二是着力于文化底蕴的创新式传承;第三是环保理念的持续覆盖。
酒店业是文明的先导,历来对技术的运用较敏锐,通讯方式、网络技术、视听、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等都较好较早地在酒店应用至今。但值得我们理性看待的是,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沟通方式、营销方式、客户习惯、支付方式等等将要或正在发生的新的变化,如何取舍,如何抉择是对酒店业职业经理人的挑战。业内也出现过盲目使用或根本不理的极端情况,最终都影响了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在酒店行业的发展中对技术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成本原则或投入产出原则;第二,科技的生命周期;第三,科技应用对客户的普及程度。
目前在酒店行业,技术的运用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好技术并服务好顾客呢?我认为这里应该要提到“技术的语言”。技术层面的内容,酒店行业内的运营者和顾客的理解是不一致的,顾客不一定深知技术层面的东西,也不一定感兴趣。如何准确地把酒店介绍给客人?对于酒店方来说,应该合理管理、运用技术当中的的理念和语言,并把这些语言翻译成为客户的感受,只有尽可能地把技术语言、运营语言、管理机制等翻译成为客户的感受,才能使客户真正了解酒店并且比较直观地感受酒店。我在跟工程总监或者合作伙伴交流的时候常常会说:一项技术运用要怎么实现,听你的;但要不要做、怎么推进要听我的。这是两种相关的语言,是双向的。在国内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我们却始终很难打开市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及时把技术翻译成企业决策人和客户的语言。因此,现代酒店运营中极缺在运营和技术之间的桥梁型人才。
其次,我们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很容易低估客户消费的惯性,这句话改成:因为总有人留恋传统,不愿意接受变革或接受太缓慢,也总有新兴的消费群体追逐更新更时尚的尖端消费感受,技术进步的节奏和客户体验需求的节奏始终是不对称的,在酒店的实际运营中则表现为一定的滞后性或超前性。如何抉择,需要关注每间酒店的客源结构、自身生命周期等的变化和技术应用的普及程度。
再者,从酒店类企业的运营角度,较多的时候对技术的运用并非从技术角度判断,会更多地从同行竞争比较、能否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投资是否合理等角度去判断,比如自助类的登记/退房设备等提高效率类的设备,起先并不是因技术的进步而得到运用和推广的,而是效率和成本的原因,这样的原因还将促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在酒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