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如果各种“基因”者的短板可以互为弥补,而消费者的新颖需求也能得到最大满足,行业的转型也能顺利有效。
社会在变,技术在更新,酒店人也需要应时而变。酒店人不必为其他“基因”者的崛起而妄自菲薄,其他“基因”者更不应为阶段性的成功而否定酒店人。是借资本市场做大成“线”,还是专注做好一个“点”,只是价值观的一种选择,消费者的认同和口碑会最后打分
酒店业近几年被具有各种“基因”的人群重视。在互联网盛行、云计算兴起的当下,酒店人经常因铺天盖地、人云亦云的信息而困惑,从而失去了方向。在即将和热闹的2014年告别之际,笔者尝试和同行分享不同“基因”的酒店的做法,让各位理智地对待行业的变化或变革,积极迎接行业美好的未来。
近10年来,酒店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由于采用脱离酒店看酒店的目光,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在尝试着各种“基因”的跨界融合,颠覆了酒店业这一传统的服务行业,更出现了不少阶段性的赢家。尽管各种“基因”并存,但是,这一传统行业最根本的“基因”——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至今还没有被颠覆,也不能被颠覆。
一类“基因”是地产商做的酒店。
国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不曾想到,他们这10年的辉煌业绩和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中国的地产开发商。国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多年投资的品牌轻资产在中国市场得到了最大化的兑现,其开发部员工,不用去寻找项目、不用去推销品牌,早已有中国的地产开发商排队主动合作。于是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只愁品牌不够用。它们有资产公司做后盾,不断并购新的品牌供管理公司使用。甚至,有些集团实在“不好意思”在一个城市用同一品牌管理10家以上酒店,于是积极打造“中国专用”品牌来满足投资方的需求。在大面积的项目丰收和盈利的背后,是这些国际集团人才匮乏、管理不力的“疲惫不堪”,及投资方因投资回报率不佳而拆牌自管的困境。
国内酒店管理集团也借着房地产的繁荣而发展。只是,因为它们的品牌创立不久,含金量不高,加上自信心和底气还在培养,所以拿到的项目往往是国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不予考虑”的项目,消费市场并不理想,设计类型以满足当地政府会议消费为主。尽管与国际集团相比,本土品牌酒店房价较低,但对国内酒店管理集团而言,还是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很多集团旗下的酒店数量都在向三位数靠近。然而,自2012年底,公款消费市场萎缩,这类酒店首当其冲,很多设备设施闲置,产品设计缺陷凸现,投资回报率大打折扣。这无疑是对国内酒店管理集团新创品牌的很大打击,投资方拖欠管理费,也使管理方进退两难。
中国地产商用地产盈利的模式,巧妙地将高端酒店、国际酒店品牌作为工具,借品牌优惠拿地,借品牌实现房产溢价。但是在国家狠刹公款消费之风等政策出台之后,不少地产商的“工具”酒店已经成为负担,目前在酒店资产网上挂牌叫卖的有几百家,还有不少地产商立项的酒店处于建和不建的尴尬处境。更有不少“大牌”地产商,利用国际酒店品牌得到地产溢价以后,无法忍受高昂的管理费用,积极地成立自己的酒店管理公司,逐步替代国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这种想法值得提倡,但其专业准备工作往往欠妥。如,当国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撤牌时,电脑留下了,但电脑里的系统却不见了。自主建立体系需要专业人才、投资以及时间,酒店经营管理毕竟不同于地产的开发和销售。
一类“基因”是IT出身的投资者做的酒店。
IT“基因”者做酒店,是在学习国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管理精髓方面做得最好的:预订网络平台、会员体系、轻资产……IT“基因”者没有做过酒店,就从低端经济型做起,正好赶上很多旧仓库、旧厂房、烂尾楼低价出租,使这类酒店获得了起步良机。IT“基因”让经济型酒店数量以线带面,成几何增长,年均数量增长以百计算,这样的速度得到风投的青睐,有了风投的资金助力,数量超千自然不是梦想。目前,IT“基因”的投资者一方面在积极地发展加盟者打理门店,以保证资本市场收益率的要求,同时为应付租金上涨、利润下降的现实,他们也开始打造新的品牌并提高装修标准,从经济型步入中端行列,以国外流行的有限服务来解决员工素质跟不上的短板。
一类“基因”是文艺青年、媒体人做的酒店。
这类创业者瞄准了民宿、主题、设计、精品,以兴趣爱好出发,从民宿、文化客栈做起。正当他们自娱自乐、受到好评时,很快又被为风投“盯上”,风投要求他们不要“独乐乐”,要尽快增加数量满足“众乐乐”。一时间,民宿、主题、设计、精品成为行业内振奋人心的强心剂。和当年寻找旧仓库、烂尾楼一样,一批寻找老建筑的文艺青年在全国奔波。当行业开始瞄准这片“蓝海”之际,信息化时代的传播速度和现代人的反应能力,已经让这片“蓝海”一夜变成“红海”。面对目标物业高昂的租金,文艺客栈之类的已经无法承受,不得已之下,这类投资者只能加大投资,改变300元的房价,而向2000元的房价进军。文艺青年和媒体人擅长包装、传播,他们通过微电影、360度视频、微博、微信等渠道展开营销,跨界的、有艺术范的小酒店频频亮相。在风投的追逼下,有历史的、能租赁的老房子都已成为设计者的“画布”。尽管包装、传播是他们的强项,但是在快速发展中,员工的匮乏和素质的差距已无法掩盖。所以,笔者认为,这类酒店若以精品而论,形似为多。
资本市场的“玩家”是除了地产商以外的另一个酒店业的加速动力。历史遗留下的物业的业主,学会了利用资本市场买卖交易来完成保值增值的账面要求,同时在交易中调整了物业分布和结构。
酒店业加入资本市场元素以后,“玩家”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了交易溢价和数量增值,因为日常经营的利润贡献难以在账面上有良好的表现。为何如此多的国际或国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新兴的IT人做的酒店集团、文艺青年做的主题或精品酒店品牌,都不顾质量而为数量拼命?因为资本市场是贪婪的,一旦介入就停不下来,质量在拼命扩张中往往无暇顾及。自我发展速度跟不上,只能靠收购、并购来解决。
各种“基因”的酒店创业者,在互联网时代确实给传统酒店业和酒店人带来了极大冲击,带来了新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很多茫然的酒店人,往往将不佳的经营业绩归咎于“体制”和“星评”,其实,解析IT“基因”者和文艺青年“基因”者的做法,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风投的追捧,是因为其理念和产品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阶段性需求。
酒店业多年坚持标准化,为行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些基础也成就了酒店人的“基因”。虽然酒店人的视觉都在酒店这个“点”上,但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离不开酒店人的专业素养。
世界上传奇的百年老店,都是酒店人几代人在酒店这个“点”上努力的结果。国内的酒店人多年来在管理上、标准上下足了功夫,但是却并没有花太多时间了解消费群的需求变化,进而改进产品和服务,对于如何运用平台和工具来进行包装、推介及经营,我们需要向IT人和文艺青年学习。
社会在变,技术在更新,酒店人也需要应因而变。酒店人不必为其他“基因”者的崛起而妄自菲薄,其他“基因”者更不应为阶段性的成功而否定酒店人。是借资本市场做大成“线”,还是专注做好一个“点”,只是价值观的一种选择。消费者的认同和口碑会最后打分。
各种“基因”者必须整合资源,才能让酒店业有新的成长“基因”和持续发展。纵观其他“基因”者,“不以酒店做酒店”的应该属于“玩票”,可以叫作“票友”,因为他们都不是“演员”也不愿当“演员”,能否让“玩票”者搭好台让酒店人当好“演员”呢?如果有这样的资源整合平台,各种“基因”者的短板可以互为弥补,而消费者的新颖需求也能得到最大满足,行业的转型也能顺利有效。而以上,则是一个行业“老兵”对于2015年的期待。